來源:鄭州高氏發表時間:2020-01-11 16:02:27
為節約高速鋼,桿狀刀具非切削部分使用結構鋼(45鋼或40Cr鋼)。結構鋼部分與高速鋼部分,通過電弧焊或摩擦焊焊接。由于焊縫的存在以及焊接高溫的影響,使其熱處理方法與整體高速鋼刀具有些不同。高速鋼對焊刀具的熱處理通常采用超音頻淬火爐進行,效果非常好。
1、退火 焊接毛坯的退火溫度為≤270℃,以強化擴散作用,提高焊縫強度。
2、淬火 刀具淬火加熱的長度,應離焊縫10-15mm。加熱長度太短,會減少切削部分的有效長度;加熱超過焊縫,易產生裂紋。因為加熱超過焊縫時,高速鋼一側將全部淬硬成馬氏體組織,而結構鋼一側為過熱的魏氏組織,焊縫兩側懸殊的比容產生巨大的組織應力,應力峰值出現在焊縫截面上高速鋼部分脫碳層(對焊加熱時氧化所致)的里側。因此,裂紋通常出現在鄰近焊縫的高速鋼部分,并呈圓弧狀。如果在焊縫以下加熱,則馬氏體分級淬火后焊縫一側的高速鋼組織為托氏體過渡到馬氏體,緩和了組織的比容差,使應力減小。
有些刀具由于結構上的特點,不得不超焊縫加熱,為了防止裂紋,應采用以下作法:采用短時間或長時間等溫淬火;淬火冷卻到100℃左右立即采用超音頻淬火爐進行回火;淬火后不宜直接進行冷處理和冷矯直;不要進行酸洗處理。
對焊刀具的淬火開裂,更多的是焊接不良所致。這種裂紋的特征與熱處理不當引起的裂紋有所不同。前者往往是沿焊縫截面發生的,斷口處常見萊氏體、黑色氧化物夾雜、萘狀斷口或者焊縫外緣表面存在脫碳層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