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鄭州高氏發表時間:2020-01-03 11:20:57
氣門熱鍛模由上模和下模組成,上模結構較簡單,下模由模芯、模套、墊板和模座組成。其中,模座采用45鋼,模套采用5CrMnMo鋼,尺寸為外徑φl10mm×85mm,模芯采用3Cr2W8V、HD2或012A1等熱作模具鋼,并經淬火、回火和氮碳共滲等表面強化處理。通常,熱鍛模具正常失效形式多為磨損、壓塌或冷熱疲勞裂紋開裂。生產中發現,由于模具加工、安裝、熱處理及使用不當等原因,多次出現模芯非正常開裂失效破壞。
采用組合式凹模,可提高模具抗開裂性能;但組合式凹模模芯、模套間應為緊配合情況,此時可視模芯、模套為一整體凹模。因此,組合式凹模使其內壁的切向應力明顯下降,從而使模具抗開裂能力大為提高。
檢驗分析發現,模芯開裂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模具剛使用即出現開裂失效,往往模具僅鍛造十幾支或幾支工件便產生模芯開裂。檢查發現,其原因是模芯與模套配合間隙過大,造成松動致使模芯開裂。分析指出,這種情況下模芯與模套圓柱面接觸點不多,因而模套對模芯的預壓力很小甚至近于零。此時模芯處切應力呈高值拉應力,該拉應力超過材料的抗拉強度,將使模芯發生開裂。
另一種情況是模具加工中短時停留后再鍛壓時出現模芯開裂,通常此時模具已加工200一300件氣門。分析表明,模具鍛造幾百個工件后,模具已磨光整合,其預壓應力大為減小,同時模具在高溫下連續工作,模具受熱回火軟化,表面強度降低,模具在高溫高壓的鍛壓中產生的熱應力、組織應力和外載荷應力疊加,使切向拉應力增大,增大模芯開裂隱患和危險。另一方面,鍛造潤滑劑在工作中時冷時熱,對模芯造成熱疲勞作用,易使該部位產生縱向微裂紋。當模具再次重新工作時,模具處于室溫狀態,其塑性、韌性較低,因而模具再次鍛壓時,往往僅加工幾件工件(氣門)便造成模芯部位突發脆性斷裂。
綜上分析,為防止氣門組合鍛模模芯開裂失效破壞,提出防止措施如下:
(1)調整模套與模芯配合公差,使其過盈配合符合技術要求,防止出現配合不當產生過高拉應力使模芯出現脆性斷裂。
(2)為防止模具使用中積累過大的內應力,模具使用一段時間后,應采用超音頻淬火機進行去應力退火處理,溫度通常為600-700℃。
經超音頻淬火機退火熱處理后,氣門熱鍛模的應力消除了,無開裂缺陷產生,滿足了工作的需要。更好的是此工藝適合大批量大規模生產,可以較大提高工人的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