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鄭州高氏發表時間:2020-01-03 11:11:00
感應淬火件的質量檢驗,一般應包括外觀、硬度、淬硬區域、硬化層深度、金相組織、變形與裂紋這七個項目。今天小編就從其中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幫助行業相關人士得到初步地了解。
1.超音頻淬火機淬火后,工件的外觀檢查
在小批量生產檢驗時,淬火件表面不得有燒熔,未加熱表面,更不能有明顯的裂紋、掉圈、崩角等缺陷,外觀檢查率一般為99%。
2.表面硬度檢查
表面硬度一般用洛氏硬度計進行抽查。近年來,筆式硬度計與內孔硬度計均有許多新產品,使形狀不規則或一些大工件均能方便地進行檢測。過去應用的銼刀法檢查硬度,已經逐步淘汰。用預防的多頻試驗結合渦流測試儀的自動檢驗,已在一些自動線上應用,如用于汽車轉向齒條及CVJ零件的花鍵及內球道部分檢測。預防的多頻試驗是一種嶄新的方法,它能從全部已認定組織的工件中,區別出不一致組織的工件;而渦流測試儀能區別材料的性能(合金及顯微組織),因為每種材料和它的合金組織的相對磁導率有一個獨特的性能值。兩種檢測方法結合起來,能夠得到零故障的檢驗。
3.硬化區域檢查
利用超音頻淬火機進行小批量生產時,常采用鋼直靈或卡尺測量;也可對調試件用強酸浸蝕淬火表面,使硬化區顯現出白色,再用卡尺測量。大量生產中,如果感應器或控制硬化區的機構可靠,一般只需每班抽檢或抽檢1%。對半軸、曲軸頸的硬化區,在檢驗樣件硬化深度時,可以同時進行。
4.硬化層深度檢查
感應淬火件的硬化層深度的測量,目前絕大多數還是通過采用切割樣件規定的檢驗部位來測量。過去用砂輪切割機切割樣件,現在也有采用線切割方法來切割樣件。在硬化層深度的測量標準上,過去采用金相法,但標準不一。
5.經超音頻淬火機淬火后,工件的顯微組織檢查
感應淬火件的材料主要是中碳鋼與鑄鐵,淬火件的顯微組織一般是與硬度相對應的。對一些重要零件,設計圖樣上提出了顯微組織的要求,主要是為了防止過熱產生的粗大馬氏體,同時防止欠熱產生的未溶鐵素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