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鄭州高氏發表時間:2020-01-03 10:23:44
為了提高齒輪的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壽命,我們通常采用感應淬火熱處理以滿足工件的性能要求。鄭州高氏經過不斷地研究,研發出一條雙頻齒輪感應淬火生產線,今天,我們的技術人員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其生產線是如何工作的?
我們曾為一個傳動器廠設計制造了一條內齒輪及太陽齒輪的雙頻感應淬火生產線。此生產線由兩臺100kW、10kHz中頻淬火設備組成,一臺用于內齒輪,另一臺用于太陽齒輪。高頻淬火設備為200kw、450KHz。
(1)內齒輪的淬火與回火
此生產線內齒輪每次卸下一件,由相對而立的兩個氣缸操縱。當工件處于1號裝料位置,一個接近開關動作,使氣動往復桿推工件的到淬火工位,此工位有一個可變速度的伺服及垂直掃描的托架,齒輪到達淬火工位,另一個接近開關動作,于是,立式掃描器將內齒輪從往復桿上托起,并把工件放到感應器下面的定向位置,有兩個接近開關用作專用的定位指示,如果定錯位置,工件即回到往復桿,以便再次裝料。錯位1s,機床即停止運轉,與此同時,一個診斷顯示屏幕指示出工件不在淬火工位。如果內齒輪定位正確,為工件定向工位所接受,掃描機構將把它送入感應器。一旦感應器位于內齒輪中,中頻淬火設備開始進行加熱,工件旋轉,同時掃描機構使工件下降,使感應器掃描并預熱內齒輪的全長。
中頻預熱完成后,掃描定位器上升,回到原來位置,電源轉換開關轉接到高頻淬火設備,工件再次旋轉下降,將預熱過的齒輪,用高頻進行掃描并淬火。淬火后的內齒輪下降到往復桿后,往復桿推工件到回火工位,其定位信號動作與淬火工位相同。回火是一次加熱方式,回火時工件是旋著的,回火功率較小,是在齒輪高頻淬火的間段時間進行的。
回火工序完成后,齒輪降到往復桿上,推向冷卻工位,由噴淋頭冷到裝卸溫度,然后工件被推向分檢工位(合格或剔出)。剔出是由許多檢測裝置所確定的,如果內齒輪被確定剔出,則裝在側面的一個氣動卸料桿將水平地將該齒輪推動,并滑到剔出卸料箱,如果齒輪合格則推到出料箱。
(2)太陽齒輪的淬火與回火
中頻預熱及高頻加熱時,工件均是旋轉的,高頻加熱后,淬火液從組合式感應器中噴液。由于太陽齒輪的結構特點,在它進入回火工位前,必須將附存的淬火液清除掉,有一個工件輕抖動工位將太陽輪托起呈110度角度,并進行抖動,將附存的淬火液排除。回火工序使用中頻,正好是高頻加熱此齒輪的時間階段。回火時,工件亦轉動著,回火后的齒輪進入冷卻工位,噴淋冷卻后,再次輕抖動,除水后進入檢驗工位,進行合格及剔除分選。
(3)水冷系統
由不銹鋼水泵、板式換熱器、浮子式開關、水溫監測器、自動調溫閥等組成。
(4)檢測儀表及其控制
掃描速度、加熱周期和淬火冷卻由程控器控制,還有輸入及輸出卡片、程序設計器、 伺服控制器電動機控制器用以控制工件回轉速度。伺服控制器用以控制掃描速度,故障診斷屏幕顯示故障,能量監控器提供真實能量。淬火、回火感應器上均有接地保護,如果工件與感應器相碰,故障會在屏幕顯示,機床會停止工作。
鄭州高氏是專門生產感應加熱設備的廠家,十五年的從業經驗,我們對工件的熱處理相當的了解,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生產線的信息,可以時常關注http://www.lsclwj.cn。